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22日第1275期
原文链接:http://sscp.cssn.cn/xkpd/pl_20172/201708/t20170822_3616967.html
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不仅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世界格局演变和中国发展大势,以宏阔高远的视野、自信进取的姿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内政外交两个布局的战略智慧,而且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示范,也为新的全球化时代条件下世界各国共同推进区域合作和全球善治贡献了中国智慧,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内政外交的新境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既有战略全局又有战略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和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这四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所描绘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可以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框架,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它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取得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成效。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这一战略布局是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兼顾了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发展富强的关键抉择。
“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合作共赢的中国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在顺应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提升,是在新的全球化背景条件下中国践行区域和跨区域合作共赢的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已经取得一系列惠及世界的阶段性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和广泛支持。今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参加这一论坛的各国领导和嘉宾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谱写了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新篇章。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以全新的合作机制连接起了不同区域、不同文明、不同历史的国家和人民,将平等、开放、共商、共赢理念内化于区域合作进程,增强了彼此交流和互动,增进了相互认同与理解,将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区域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启示。
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在区域治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作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牢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实现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商就是要相互尊重,集思广益,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在求同存异基础上走出一条互利共赢之路。共建就是激发和调动每个参与者的主动性,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共同推进。共享就是倡议由中国提出,收益则由世界各国分享,要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助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作为各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共识,蕴含着国际合作协商沟通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国际合作扩大共识、协同发展、互利共赢过程的高度凝练,它向世界宣示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国家意志,也传递了中国合作共赢的立场主张。可以说,凝聚合作共识、夯实合作基础、抓牢合作主线、维系合作友谊、共享合作成果,不仅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携手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合作逻辑,更向世界各国贡献了探索人类和平发展合作的中国方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国倡导和推动的事业,已经成为中国引导周边和亚欧区域各国互利合作,带动整个世界联动发展,共同开辟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的共同行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协商共治的中国构想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人类整体性和人类利益的共同性日益凸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影响加深。同时,面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或单独应对。为实现人类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愿更加强烈,对公正、合理、有效的全球协商共治的需求更加迫切。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制定,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因此,各国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强调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不仅赋予了国际关系和人类文明进步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为未来世界的发展勾画了美好的蓝图。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的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构想,是新世纪新时期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是一份前瞻性思考人类未来发展的“中国方略”,也是新时期指导中国外交实践的重要理论纲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日益增长的同时,让世界分享自身发展的经验与成果;在努力把自己事情办好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本国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中国全球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担当。这一构想不仅表明中国发展与人类发展相统一、中国命运与世界命运紧密联系,也表明全球国家与人民相互依存的历史命运,有助于寻求各国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不断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思想和心灵沟通,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纽带,必将对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作者系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437必赢国际线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