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养人”到“人养村”──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奖案例背后的故事

发布者:雷涛时间:2023-07-10浏览数:

从“村养人”到“人养村”

──静海区陈官屯镇吕官屯村强化党建引领让乡贤“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天津日报记者 杜洋洋 姜凝


吕官屯村进村牌坊


艺术陈列馆


乡贤胡毅老师组织端午节猜灯谜活动

 

清末民俗陈列馆──耕读之家

 

耕读之家内部陈设

 

运河文化墙画

 

  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总决赛日前举办,南开大学“耕读传家”队从全国197所院校的近2000支参赛队、累计万余名参赛师生中脱颖而出,获得本届大赛特等奖,这是我市在本项赛事中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其参赛案例《从“村养人”到“人养村”──天津市状元村“乡贤救村”的觉醒之路》深度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以天津市本土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全景式回顾古老运河村落──静海区状元村文化建设之路: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该村利用好村内文化能人,将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软实力”化作乡村建设道路上的“硬支撑”,建造了环境整洁、生活美好、精神富足的美丽乡村,既是我市乡村振兴中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又是千年大运河文化天津段的创新传承案例,为探寻乡村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状元村”以村养人

  吕官屯村地处静海区陈官屯镇最南端,毗邻河北省,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人口1800余人,耕地面积3350亩,傍依京杭大运河东岸,历史悠久,文脉昌盛,乡风淳厚,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缤纷夏日,走进吕官屯村,扑面而来的便是浓郁醇厚的文化气息。跟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杰的脚步进入村艺术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镶在墙上的“状元榜”。朱杰自豪地告诉记者,该村现有769户,目前,村里培养出43位硕士、15位博士,以及600多个本科生。

  在村内采访,记者发现村里的男女老少基本都会写写画画。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大多是自小由长辈指导或自学成才。“记得很小的时候,就总看爷爷在家写书法,大一点儿了,就跟着爷爷学着写。”村里的大学生王春雪说。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涵与灵魂。朱杰告诉记者,于吕官屯而言,乡风文明的源泉在于耕读传承。

  吕官屯村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吕官屯人,始终秉持“耕读传家,重教兴学”传统,形成了独有的、浓郁的耕读文化氛围。

  据《吕官屯村史》记载,早在清朝中叶吕官屯就有了十分发达的私塾教育。1909年几家塾学联合,办起静海境内最早的学校,自此乡村教育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下,无论战火烽烟还是时局动荡,教育步履历代持续。一般来说,乡村小学很普遍,乡村中学却凤毛麟角。然而,自1968年到1994年,吕官屯竟有26年的村办中学教育历史,其中还有2年高中班经历,1977年恢复高考,吕官屯村以73%的升学率榜居全县之首。26年中,从吕官屯中学走出学子1500余人,80%续读高中,20%上了大学。后来这些人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他们当中有知名的社会学专家、医学博士、化工博士、经济学者、工程技术人才、军人、企业家等等。

  近年来,吕官屯村坚持“传承文化”“振兴乡村”理念,围绕弘扬“耕读文化”这个主题,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艺术陈列馆、农家书屋、“耕读之家”等文化阵地,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时代新风。

  2019年村内建成清末民俗陈列馆“耕读之家”,以实景与壁画写意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清末耕读农户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吕官屯人崇尚文化、追求文明的历史,被评选为静海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成为开展文化活动、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

  2021年建成反映吕官屯农耕文化变更历史的吕官屯村艺术陈列馆,设有村史介绍、教育文化、红色血脉、书画展示等4个展区,藏有抗美援朝军功章等文物、展品80余件,书画作品200余幅,记录了吕官屯人的红色岁月,彰显了吕官屯百年古村落的深厚底蕴,延续着吕官屯人的耕读传承。

  此外,吕官屯村还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怡情园喷泉广场等文化设施,使耕读文化传承由文字转向实物,更加形象生动、直接高效,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耕读文化氛围。

  传承“故土乡愁”,留住诗和远方的“精神记忆”。吕官屯的运河文化、耕读文化展现出了新风尚、新担当,乡风文明“软实力”已内化成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硬支撑”。


“党建+乡贤”实现“人养村”  众人拾柴火焰高

  行走到村西桥头,会看到一块石碑。这是村“两委”上任后镌刻的,正面书写村名,背后题写碑文:“生于斯、长于斯者,世代相因,同心同德,福祉唯求……谋家园之旺,谋村民之福,责无旁贷,勒石以铭。”谋家园之旺,谋村民之福,说出了村“两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拳拳赤子之心。

  眼前的吕官屯村,水清、岸绿、人和、村美。可谁能想到,多年前,这个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环境“脏、乱、差”,村内老龄化严重,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个又一个村庄发展的难题摆在了村“两委”面前。出路在哪儿?

  乡村振兴根本在党、关键在人。近年来,吕官屯村积极探索“党建+乡贤”治理模式,通过强化组织建设、阵地建设,不断激活乡贤资源,集聚乡贤力量,发挥了乡贤的桥梁、智库和榜样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故事要从2012年说起。那一年,新的村“两委”班子上台,修公路、拆违建,乡贤纷纷慷慨解囊,修牌坊、写村史、引科技,“状元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村民王度多方协调支援,在村西建立健身广场,并以此契机联系生态提升工程,再次修建多处下沉式公厕和垃圾池;村民高志牵头联系村内主干路旁种树事宜,游说开展全面的冬季植树;村民张建支援道路修建,将原先狭窄的铁路洞口地道进行扩建,整修村东120米水泥路,让进村道路更加通畅。

  这个过程中,村“两委”班子的踏实作风赢得了民心,党群关系逐渐加强。2014年,村委号召在村东侧搭建牌坊,估价28万元,但村集体只能拿出几万元,无奈之下发起公开募捐。没想到短短几天就筹集到了24万元,167位和“状元村”有渊源的人士进行了捐款,金额从100元到2万元不等。捐款透明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收用台账谨慎管理、留档入册、随时可查。

  这不是“状元村”第一次募捐,在村“两委”刚上任的时候,为了帮扶村里的困难户,发动全村17家小商铺、小作坊、小企业设立专项资金,当年就筹集到1万元用于帮扶。

  “村子的变化让心系家乡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留守村民把村子大变样的消息带给亲人,那些和村子有渊源的人对故土投来关注,积极伸出援手。”朱杰介绍说。


乡贤胡毅:不辍笔耕的语文老师

  众人拾柴火焰高,“状元村”靠着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方式,筹捐款、改村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种风气感染了村子里走出去的“状元”们。童年,村子培养自己;成年,取得成绩后,能否利用专业才能反哺于村呢?

  此时,第一位“状元”悄然登场。

  语文老师胡毅在村子里念过书,也教过书,是恢复高考后最早的一批大学生。他退休后经常写些散文发表,在当地颇具盛名。村“两委”为了制定村约村俗,慕名找到胡毅。在与胡毅的交流中,意外得知了他的心事。胡毅一直有个遗憾,自己生长生活过的“状元村”,空有百年历史却无人记载,没有村史,村子过往的故事只能靠口口相传,但是编修村史劳神费力,没有村子的支持,仅靠自己很难做到。这一点触动了村干部的心弦。他们一直希望能够为“状元村”600年的文化传承修史造册,深挖文化底蕴,但是,写村史是一个大的工程,考证、编写都需要大量时间、精力,村子的财政情况请不起专门的专家学者。

  结果双方一拍即合,胡毅作为主编,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在写作班子中事必躬亲,多方考证、艰苦参访;村干部协调邀请居民访谈,帮助联系印刷厂和上级文化部门。随后,34万字的《状元村村史》和26万字的《状元村民间故事传说故事集》从无到有,诞生出版。

  一个1800人的村落写成了静海区的第一部村史,记录了上启明朝永乐年间,下讫2014年的600年兴衰。内容详细到对村落39个家族情况尽数记录,就连因公出国和村民记忆中的人都附上考证信息。

  600多年的古村庄脉络徐徐展开,直至今朝才凭借乡贤之手汇编成册。胡毅在《状元村村史》的后记中提到,他在2012年秋季第一次相遇“状元村”的村党总支书记朱杰,被邀请为村著史,当时并不在意,认为新班子上任哪有时间考虑这些事。转年,村干部又多次协商村史编写事宜。村干部文化兴村的良苦用心,是激励这位文学“状元”为村作传的主要原因。

  为开发吕官屯村的文化旅游,胡毅在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的指导下,还亲手设计并全程指导建设了“耕读之家”和“吕官屯村艺术陈列馆”。

  “耕读之家”建设有婚房、堂屋、厨房、书房、上房、茶馆、豆腐坊、马厩等8个展馆,建筑风格系仿古,集教、研、文于一体,2019年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吸引了10000余人次参观。

  “吕官屯村艺术陈列馆”内藏有书画作品200余幅,红色物件80余件,详细介绍了吕官屯村发展简史、革命烈士故事、红色记忆物品,沉淀了“运河文化”,延续了“红色根脉”。


大咖助阵:更多“状元”回家

  “状元村”几乎没有建设用地,只能在现有的农业地上做文章。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劳动力稀缺,村“两委”班子反复研讨后得出“土地流转、共同发展”的结论,将2000多亩地进行流转获取资金。

  为了更好发挥剩余土地的价值,走现代农业促进生产致富道路,村“两委”积极联络了从“状元村”走出的高级农业师张先生。张先生提出专业意见,热心帮助对接市农科院的专家学者,搭建起300亩的蔬菜大棚和60多亩的设施冷棚,解决了100多位村民的就业。随着培育的果蔬进入市场,村集体经济从负债到赢利,给入合作社的村民分了红,当时有村民算过账,每年都有3万元收入。

  在村“两委”的邀约下,越来越多的“状元”回村建设,有的帮忙设计村落宣传片,有的开办工作室,靠着乡贤的帮助,“状元村”的发展逐渐走上正轨。


民间艺术“状元”各显神通

  “状元村”的各个家族在“耕读传家”传统氛围熏陶下,几乎都能书善画。村里过年从来不买春联、福字,各家拿起笔来都能写上几幅书法作品。村里还有两所年画创作基地,是由14岁就离村外出学艺、现在已经是杨柳青年画传承人之一的冯庆钜创办的。

  “耕读之家”陈列馆筹备时,曾向村民征集作品,陈列馆的壁画墙绘就出自村民之手。看到村民的创作热情,村“两委”班子紧锣密鼓地筹备“故柳情书画比赛”,征集到众多书法、绘画作品,一连举办了三届。村“两委”积极邀请市、区级的书画家来村举办笔会和采风活动,并将村民的优秀作品整理成册出版。随着笔会、比赛、采风等活动的开展,积累的村民作品越来越多。

  同时,乡贤带动广大村民投入到家乡建设中。

  走进村民王处山家中,屋内桌子上摆放的一张吕官屯村志愿服务活动照片引人注目。王处山说,照片中的80余人均是吕官屯村的志愿者,他们一家三代一直以来也都积极参与镇、村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

  据介绍,村里先后成立了7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比如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都是由女同志组成,利用会做饭的“巧妇”厨艺,逢年过节给村里的老人送粽子、送发糕;秧歌腰鼓队是村里秧歌等民俗爱好者自发组成,赶上村内“红白喜事”,会为移风易俗提供帮助……

  “我们实行了‘吕官屯村联包作战计划’,全方位联系服务群众,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广泛采纳党员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意见建议。同时,成立吕官屯村点亮工作室,邀请在外乡贤、教授专家到村共谋发展,为致力于吕官屯村发展的人士颁发乡村振兴名誉顾问证书,注重外引内育相结合,扩大乡村振兴‘朋友圈’。”朱杰介绍说。

  不仅是文化建设,全村的环境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柏油路从家家户户门口延伸到了田地里,户厕普及,公厕改建让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坑塘、河岸的清淤提升工程,使得原本的垃圾坑塘、河岸转变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地,撂荒的土地再利用,种植240亩运河畔栖霞桃园。

  如今,走在依傍在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吕官屯村,目之所及,一步一景,一步一画。唯美诗意的画廊碧道,一派悠然闲适的田园美景扑面而来。行走其中,美不胜收,沁人心脾。


乡贤有哪些社会治理角色?

  “在这一案例中,乡贤治村的色彩明显,尤其是胡毅,是村史及其连带的文明传承的关键人物。”在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中担任南开大学“耕读传家”队队长的该校2020级公共管理硕士李盟介绍说,乡贤的行动动机大多来自自身价值追求与对于村落发展的赤诚之心,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乡贤的社会治理有两方面借鉴意义:

  一是乡贤居小位、办大事。“状元村”的乡贤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没有越位,其行为都是在村“两委”等治理角色的引导下进行的。按照主动性的等级区分,一般来说能人与管理者有配合、协商、合作三种交流方式,此案例中的行为均属于协商等级。

  二是乡贤的感染力。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不爱出风头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尤其是重面子的农村社会。发掘核心人物潜能、由点及面带动群众的方式,可以运用在处理党群关系上。在“状元村”,乡贤引路依照事件展开,形成了三种途径:乡贤—村民—有渊源的非在村居民、乡贤—资源—团队、公众—社会潜在力量。李盟表示,社会治理角色的动机更多是个人利益驱动,不管是出于对人情世故的考量,还是为了“村子好,大家好”的美好预期,其本质都是为了自身及其群体的利益最大化。由此可见,增加公众参与的自主性,就要把公众划分到政策从出台到实施的方方面面。不管是配合模式的领导—被领导关系、协商模式的动员—磋商关系,还是合作的共赢—伙伴关系,都需要公开透明的互动渠道,就像案例中两位老干部谈及牌坊捐赠一事所提及的“把事情和账目都说明白”“没有藏着掖着的”。

  公众参与如何完善乡村治理?“乡村治理与城市社区治理同属于基层治理,但是乡村出于地缘、亲缘、业缘等因素,良好的氛围能够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治理过程,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广阔、潜能较大。”在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中获评“最有价值队员”奖的南开大学“耕读传家”队队员、该校2020级公共管理硕士王越介绍说,本案例中公众参与途径分为显性参与和隐性参与,如胡毅等人通过直接处理乡村事务的方式为显性参与;而在良好的乡风氛围内,自觉维护乡村形象、支持乡村发展的参与形式为隐性参与。

  不过,乡村的公共参与途径更窄,虽有村民代表大会等集体性方式,但受限于受教育水平等原因,公共参与具象在个人层面,“跑到村委‘讨说法’”的形式是最常见的反馈方式。

  王越表示,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水平差异较大,公共参与是乡村治理重要且必需的方式,但是要想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治理格局,就需要处理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增加信任机制和反馈机制。


专家建议

  案例中的优秀经验值得学习,同时也暴露了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对此,南开大学“耕读传家”队指导教师、在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中获评“最佳指导教师”的437必赢国际线路副教授、公共管理硕士中心常务副主任翟磊提出建议:尊重乡村规律,让乡愁赋能乡村振兴。

  翟磊说,首先是要积极深挖村落人文传统。如注重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发保留村落特色的文旅项目和文旅产品,引导对村史、典故、民俗、人物的记载和考证等。

  其次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立足本村实际情况制定振兴策略。

  最后是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乡风文明的正面引领作用,重点打造促进人才、产业回流的村居环境、营商环境、人文环境。

  “此外,还要发挥乡愁的凝聚力。”翟磊说,乡愁赋能是本案例的特色部分。乡愁是乡村生活的集体记忆、集体共识,包含了地域性的风俗惯例等因素,是中国农村社会得以有序运行的内在驱动力和黏性要素,以地缘、亲缘、业缘串联起了一户户人家、一代代居民。在吕官屯村,乡贤发自内心想要帮助村庄发展,大部分活动都能做到一呼百应,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便是以乡愁为核心的凝心聚力。

  翟磊、李盟、王越在采访中表示,乡村振兴中党建引领是核心,以村“两委”为主要行动者,同心同德,形成了涟漪作用,把在村能人、离村乡贤、社会力量、市场导向等不同角色纳入到体系之内,提出了乡愁赋能的新发展模式:不是把农民留在原地就叫留住乡愁,而是要把那些文化、文脉和集体记忆保存好,并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才叫真正保护了乡愁。

  “以乡愁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将乡愁情绪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式,有助于唤醒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他们表示,以文化振兴进一步带动产业振兴,体现了文化赋能的经济价值,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乡村的发展韧性。

“状元村”以新文化新风尚写好新时代新答卷。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该村利用村内文化能人,将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软实力”化作乡村建设道路上的“硬支撑”,既是天津市乡村振兴中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又是千年大运河文化天津段的创新传承案例。“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古老运河村路,在党建引领下厚植百年文脉,建设淳朴乡风,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原载:天津日报 2023710日第8版,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3-07/10/content_158_7923162.htm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437必赢国际线路(BWIN中国)官网登录-欢迎您 ©2025

  • 学院公众号
  • 校友会公众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