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建光、吴帆、隋佰玲)受437必赢国际线路社会学系邀请,2012年9月21日下午和23日上午,著名学者苏国勋、范岱年、黄少华做客南开,为学院师生奉上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苏国勋教授的讲座为“韦伯与中国文化”。苏教授首先提到国际学界当前新一波“韦伯热”与中国经济崛起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韦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论述。他以韦伯的经典著作《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为核心展开分析,指出韦伯从文化论和制度论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历史性的比较。韦伯将中国文化特质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为:中国宗教是理性地适应世界;中国文化带有传统主义的性质;缺乏人格性、超越性的、伦理性的神;缺乏现世与彼世的张力。苏教授分别就这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体现出与韦伯把握中国文化的差异分殊。讲演过程中,苏教授也提到了当下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社会性”理解的讹误等。苏国勋教授的讲演激情四溢、旁征博引、敏锐深刻,让南开师生领略了中国优秀社会学者的学术气度,也激发了大家强烈的学术研究兴趣。
范岱年教授的讲座为“库恩与社会科学哲学”。范教授首先从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讲起,引出了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他认为,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多元的、多视角的哲学,并且列举了狄尔泰、韦伯、胡塞尔、纽拉特、波普尔、海德格尔、温齐等社会科学哲学家对社会科学的重要影响。范教授特别强调了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在20世纪后期社会科学的后实证主义转向中的地位,并澄析了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界关于库恩哲学的若干误解。范教授例举了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主张从现实的生活世界出发,面对中国的社会问题,开展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范岱年教授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学术事件及其与国内外学者的交往合作信手拈来,使原本枯燥的话题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黄少华教授的讲座为“网络社会学的基本逻辑和关键议题”。黄教授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引发和解释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变量。关于网络社会的实质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存在三种基本的解释路径:以媒介特征分析为中心、以网络技术与社会互动分析为中心和以虚拟与现实关系分析为中心。黄教授讲到网络社会的基本逻辑时,将网络视为一个全新的社会变量,认为其已经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语境,重塑种种基本的社会力量,导致一种全新的跨越各种原有社会边界的新行为逻辑的凸显,进一步形塑着以二元交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结构。黄教授重点从网络社会行动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形塑、网络社会的结构性风险及由此凸显的新社会问题、网络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的交织渗透、网络使用者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认同、网络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的结构与测量等五大方面,阐释了网络社会学的关键议题。讲座后期的答疑阶段,同学们对网络社会学的相关议题表现出极强的兴趣,纷纷提问与黄教授互动。
参加上述学术报告会的除了学院社会学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外,还有我校哲学院及天津大学科技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同学们表示,此次系列讲座开阔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也有助于了解社会学的学术前沿。据悉,今年是南开社会学建系30周年,作为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还将陆续邀请其他著名学者来南开讲学。